【關注各市兩會·臨汾篇】

尋根鑄魂  臨汾定位“五區一樞紐”

2021年02月25日15:52  來源:人民網-山西頻道
 

編者按:

春的腳步匆匆而來,三晉大地躍動著勃勃生機。山西省各市兩會正在陸續召開,釋放出各地邁向“十四五”新征程的發展信號,新思路、新路徑、新舉措不斷涌現。

人民網山西頻道梳理山西11市政府工作報告,關注並解讀各市的發展之道,敬請關注。

 

時間的書頁不斷掀開,發展的命題日新月異。2月23日,臨汾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開幕。臨汾市委副書記、市長李雲峰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。

“十三五”時期,臨汾市地區生產總值從1070.3億元增長到1505.2億元,年均增長4.1%﹔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.2%、8%,持續高於經濟增速,綜合實力躍上新的台階,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成就。

五年來,全市10個貧困縣全部“摘帽”,7個非貧困縣整體脫貧,662個貧困村全部退出,27萬余名貧困人口在現行標准下全部脫貧,歷史性地解決了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。

《政府工作報告》中提出,“十四五”發展的戰略定位是:以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為引領,打造裝備制造集聚區、文旅融合示范區、生態環保提質區、宜居宜業品質區、營商環境優勢區和開放聯動新樞紐“五區一樞紐”。

胸中若有凌雲志,不待揚鞭自奮蹄。報告指出,臨汾市“十四五”發展的重點任務是實施“十二大戰略”:

創新驅動發展、科教興市、人才強市戰略。把創新驅動放在轉型發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,實施一流創新工程,廣泛匯聚創新人才,促進科技成果轉化,著力提升核心競爭力。

換道領跑戰略。把“六新”突破作為“蹚新路”的實現路徑,促進發展方式由“一煤獨大”向多業支撐轉變,由外延粗放型向內涵集約型轉變。

非均衡發展戰略。將資源和要素投向效益較高的區域和產業,加快培育新興產業集群,推進傳統優勢產業鏈升級,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。

優勢轉換戰略。發揮煤炭、鐵礦、紫砂、煤成氣、鋁礬土、高嶺土等資源優勢,以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為統領,加快用能結構和方式變革,把資源優勢真正轉化為經濟優勢、發展優勢。

擴大內需戰略。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,注重需求側管理,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,推動形成需求牽引供給、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。

數字臨汾戰略。推進數字產業化、產業數字化、治理數字化、數據價值化,以信息技術覆蓋一二三產,以大數據應用提升社會治理和民生服務水平。

新型城鎮化戰略。以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為抓手,優化城鎮布局,提升城市要素集聚力、核心競爭力和綜合承載力,加快構建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。

農業“特”“優”戰略。依托雜糧、水果、中藥材等特色優勢農產品資源,培育壯大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,推進城郊農業、生態農業、休閑農業融合發展,持續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。

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戰略。堅持用好改革“關鍵一招”,破除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束縛,實施更大范圍、更寬領域、更深層次對外開放,為高質量轉型發展厚植優勢、拓展空間。

文化強市戰略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,繁榮文化事業、壯大文化產業、釋放文化價值,推動文旅融合發展走在全省前列。

可持續發展戰略。踐行“兩山”理論,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,一體推進治山治水治氣治城,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。

技能富民戰略。深化“人人持証、技能社會”建設,提高就業質量和收入水平﹔統籌教育、衛健、社保等民生工作,讓全市人民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。

初心如磐、重任在肩,征途漫漫、惟有奮斗。站在“兩個一百年”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,臨汾市將凝心聚力、攻堅克難,擔當實干、開拓進取,奮力譜寫高質量高速度發展新篇章。

(資料來源:2021年臨汾市政府工作報告、臨汾日報)

(責編:張婷婷、張臨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