芳菲四月,春意融融。4月7日,太原市萬柏林區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。萬柏林區區委副書記、代區長張喆代表萬柏林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。
報告指出,過去五年,太原市萬柏林區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,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,厚積成勢,綜合實力大幅提升。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從2015年的347.3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486億元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2015年的15.4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20.1億元,總量持續位居全市前列。累計固定資產投資1160.1億元,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,主要經濟指標穩居全省縣區“第一方陣”。
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。一年來,全區精准施策、科學調度,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取得良好成績﹔轉型為綱、項目為王,經濟結構優化帶動發展活力顯著增強﹔治山治水、治氣治城,綠色生態建設進程不斷加快﹔創建引領、統籌推進,城市建設管理水平穩步提升﹔民有所需、我有所應,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提高﹔轉變作風、提升效能,政府自身建設持續加強。
到“十四五”末,萬柏林區經濟社會發展要實現以下主要目標:經濟實力走在前列、城鄉融合走在前列、創新生態走在前列、生態環境走在前列、生活品質走在前列。
《政府工作報告》中提出,“十四五”期間,要堅持把萬柏林區放在全市、全省、全國大局中去審視和謀劃,確定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定位:
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核心城區。立足區位優勢,展現“頭雁風採”,提升城區能級和輻射力,全力打造引領全市高質量高速度轉型發展的創新高地、產業高地、人才高地、開放高地。
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。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台,促進城鄉要素雙向自由流動,進一步推動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,推動深度城市化、全域城鎮化,構筑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。
一流創新生態活力區。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轉型發展的第一動力,聚焦“六新”打造一流創新生態,依靠科技創新、產業創新、人才創新推動高質量高速度轉型發展,打造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研發制造基地、能源科技創新中心。
智能制造業集聚區。實施“工業強區”戰略,立足萬柏林區優勢裝備制造企業集群,提升優勢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,持續推進智能制造業“補短板、強鏈條、增效益”,率先蹚出一條以智能制造為標志的轉型出雛型的新路。
現代服務業發展樣板區。堅持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並重,大力發展總部經濟、樓宇經濟,壯大長風、下元、漪汾街三大成熟精品商圈,培育興華、西山等新的精品商圈,統籌推進現代服務業向高端化邁進。
生態文旅產業引領區。立足西山生態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,結合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,推進“綠色城建、綠色經濟、綠色生活”建設,建立和諧的生態文明制度、發展綠色的生態產業、構筑可靠的生態屏障、弘揚健康的生態文化,全方位打造西山生態文旅品牌,形成山水城林人和諧共融,歷史感、生態性、文化味並存的現代化都市城區。
法治建設試點先行區。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法治建設制度,規范重大行政決策程序,深化綜合行政執法改革,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,深化社會治理的法治化,構建規范高效的司法監督體系,堅持法治國家、法治政府、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“萬柏林模式”。
美麗宜居幸福新城區。堅持治山、治水、治氣、治城一體推進,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科學布局生產、生活和生態空間,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、安全可靠的基礎支撐體系、綠色高效的城市交通體系、和諧宜人的居住環境、智慧精細的城市管理體系。(喬慧)
山西路橋:黨建引領 建好“四好農村路”山西路橋建設集團黨委扎實開展“黨建質量提升年”,實施“六大工程”,立足“十四五”高質量、高速度、高效益發展的戰略基點,全面提高黨建質量和黨建引領發展水平,為打造“國內一流的交通基礎設施投資、建設、施工現代化企業集團”提供堅強政治保障。
常住人口3491萬 山西人口普查數據"出爐"山西省統計局向社會通報山西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。數據顯示,山西省常住人口為34915616人,比2010年(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,下同)減少2.23%,年平均減少0.23%。山西省常住人口總量減少,主要受人口流動變化等因素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