蔚汾河畔,晉綏革命紀念館庄嚴肅穆,無言地訴說著抗日戰爭的烽火歲月。
1月29日,東方天際從魚肚白慢慢變為淺紅,晨光照映下的蔡家崖顯得更加厚重。58歲的任金鳳身著環衛工服,手揮一把大掃帚,一如往常地清掃著紅色一條街。
“環境衛生關系我們蔡家崖的形象,不能讓游客感到不舒服。”任金鳳干保潔工作已8個年頭,見証了蔡家崖紅色旅游的發展過程。她堅定地說:“我們村大部分人跟著紅色旅游受益。現在黨的政策好,隻要踏實肯干,就沒有過不好的日子。”
“3個孩子已經成人,能夠自食其力。保潔工資按月發放,雖不算多,但也夠花了。”任金鳳對現在的幸福生活很是滿足。
村西頭,做了30多年豆腐生意的溫喜兒從容地將三輪車停在路邊,車上3盆剛出鍋的豆腐冒著熱氣。溫喜兒熟練地切塊稱斤,打趣地和記者聊了起來。“每天的豆腐量根本不夠賣,最遠能賣到太原、忻州甚至內蒙古。”溫喜兒笑著說,“要搭著紅色旅游的順風車,將生意做大。”
9時過后,陽光和煦,紅色一條街上,參觀的游客逐漸多了起來。“來的基本都是平時在外地工作的興縣人,過年回家總要抽時間來蔡家崖轉轉。”陪同學參觀的蔡家崖村姑娘溫菲悅說。
從陽泉師范畢業后,小溫在北京一家幼兒園當老師。“原來交通不便,回一次老家要折騰好長時間。現在蔡家崖專列開通后,回家方便多了。”小溫對記者說,自己身為蔡家崖人感到很自豪。
因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處於閉館狀態,在館外廣場,溫菲悅和同學瞻仰了革命先烈。
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值班人員裴海萬見有人來訪,主動和記者搭起話來。“‘學習強國’刊登了我的事跡。”老裴有點羞澀地說。
老裴在這裡工作多年,以館為家,常年值守。由於性格好、人勤快、手藝多,他幾乎參與著紀念館的所有后勤工作,白天值門衛班、晚上值夜班、接待、保潔、水電維修等,是大家公認的能人、好人。
臨近中午,蔡家崖村第一書記賀建軍從縣裡開完會趕回村委會安排其他工作。“去年,疫情影響了我們村旅游收入。但蔡家崖人繼承了優秀的革命傳統,從來不等不靠,自力更生能力很強。”
據了解,蔡家崖村已於2015年脫貧,人均年收入達7200元。“晉綏邊區首府旅游區建設項目穩步推進。目前,游客集散中心主體竣工﹔景區停車場基本建成,預計5月份完工﹔晉綏邊區首府旅游區提升工程主體竣工。”賀建軍說,“紅色旅游產業助推鄉村振興,蔡家崖會越來越好!”
記者燕中興
山西路橋:黨建引領 建好“四好農村路”山西路橋建設集團黨委扎實開展“黨建質量提升年”,實施“六大工程”,立足“十四五”高質量、高速度、高效益發展的戰略基點,全面提高黨建質量和黨建引領發展水平,為打造“國內一流的交通基礎設施投資、建設、施工現代化企業集團”提供堅強政治保障。
常住人口3491萬 山西人口普查數據"出爐"山西省統計局向社會通報山西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。數據顯示,山西省常住人口為34915616人,比2010年(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,下同)減少2.23%,年平均減少0.23%。山西省常住人口總量減少,主要受人口流動變化等因素影響。